原創:小至_
烘焙模具:6寸圓模(直徑15cm,高6cm)
烘焙溫度:150℃
烘焙時間:50分鐘
預熱溫度:180℃
原配方:紅茶水材料
紅茶 4克
開水 56克
蛋黃糊
蛋黃 2個
細砂糖 13克
紅茶水 20克
油(菜油、色拉油、玉米油) 20克
低粉 33克
紅茶沫 1/2小勺+1/4小勺(約1.5克)
蛋白霜
蛋白 2個
細砂糖 33克
原步驟:
1.準備工作:4克紅茶用56克開水沖泡,約10分鐘,取出20克紅茶水備用。雞蛋最好是冰箱冷藏過。蛋白和蛋黃分離。蛋白先放入冰箱繼續冷藏。低粉和紅茶沫混合提前過一次篩。
2.製作蛋黃糊:蛋黃加入砂糖攪拌至溶解。如果蛋黃是冷藏過取用的,可隔水加熱攪拌。加速砂糖溶解,攪拌結束後離水
3.加入紅茶水,攪拌約30秒至均勻狀態
4.再加入油持續攪拌至細膩狀態。表層泛白,輕輕攪動,底下的蛋黃液依然較深的顏色,表面會有紋路出現乳化完成。所謂的乳化是依靠將油脂分解成細小粒子的作用來讓不同性質的食材相互混合。最後將水和油混合成均勻的乳液狀態。乳化後的蛋黃糊,可減少油水分離,增加起泡力,使體積變大。與麵糊混合,可以起到讓蛋糕質地變得蓬鬆柔軟的作用,讓蛋糕更加細緻柔軟。還可以使烘焙過程中水分減少散失,讓產品更濕潤並延緩老化
5.再次過篩粉類一次性加入,攪拌至粉末消失即可。攪拌後的麵糊狀態偏稠,不稀。如果很稀,那是前面乳化不夠,導致混合效果不佳。此時可以預熱烤箱了,預熱高出目標溫度30℃
6.製作蛋白霜:此方子蛋白霜中砂糖含量約為蛋白量一半,因此砂糖可分三次加入。第一次高速攪打至密集粗大氣泡,加入三分之一的砂糖。改中速繼續攪打至變白,但挑不起任何尖角的形態可第二次加糖。繼續攪打至微微有尖角雛形時第三次加入砂糖,改低速攪打。攪打至最後,關掉打蛋器,用打蛋器的蛋網在盆裡攪1-2圈,有明顯阻力感,並能拉出完整的尖角如圖片即可停止。濕髮是大彎角,低垂的角度小於90度,八九分發有小彎角,低垂的角度90多度的樣子即可。乾髮是直直挺立,不彎曲。喜歡Q潤的口感,打到7,8,9分發即可。對戚風的“濕”比較敏感者,喜歡幹幹的蛋糕可打至10分發。
7.蛋網上帶出的蛋白霜有光澤,有彈性,拉出完整的尖角狀態。
8.混合蛋白霜與蛋黃糊:先將1/3的蛋白霜倒入蛋黃糊混合均勻。將拌勻的蛋糕糊倒入剩餘的蛋白盆中,攪拌均勻。方法切拌、翻拌、只要不畫圈均可。按照小島的攪拌方法,30秒內即可完成。 PS:最後的蛋糕糊狀態是比較厚重的,倒入模具時有時候甚至會呈斷斷續續的狀態,倒入模具後也不是很容易變平,需要藉助小勺子或者小刮刀一類工具刮平。如果蛋糕糊狀態比較稀,可能是前面的蛋黃糊乳化不夠。
9.烘烤:將蛋糕糊倒入烤模內,用小勺子刮勻,再輕震幾下送入烤箱,溫度轉為150℃烘烤50分鐘。製作得當的蛋糕糊基本震不出來什麼大氣泡,也沒有麻子臉。如果能明顯震出來大氣泡,那下次就要注意前面的步驟是否哪一步做的不夠仔細。倒入6cm高的圓模後約是6分滿狀態。烘烤成熟以後正好滿模。
10.出爐:在廚台上30-40cm高處自由落體摔一下,立刻倒扣。 PS:是正著摔,不是蛋糕表皮朝下摔,那樣會破相。摔之後才倒扣。這一摔,瞬間內部熱氣散失,降低溫度,另外氣泡會震破,氣泡內外氣壓差變小,才不至於蛋糕凹下,回縮。倒扣不建議放在烤網上倒扣,如烤滿模的蛋糕放在烤網上倒扣,蛋糕起不到下拉作用,氣泡不容易撐破,內外氣壓相差較大,依然容易把已經形成的氣泡組織壓迫。放涼後,將蛋糕四周用手輕輕玻璃模具,找一個比蛋糕模略高,比底面積小的物體放在桌子上,然後蛋糕模放在上面,輕輕向下按即可輕鬆脫模。
實際操作:表面開裂蛋白可能打過頭了一點,塌腰啦,是因為沒有完全冷卻就著急脫模嗎